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咨询
退役19年,胡彦兵完成了一个士兵向创新工匠的蝶变——退伍军人爱上创新|环球新要闻

时间:2023-04-30 19:27:53    来源:大河报郑州新闻

“小胡,快出来看看。”4月30日,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濮南作业区的生产指挥中心里,胡彦兵坐在电脑前正通过实时监控图像查看着各作业井的施工情况,该区601大修队党支部书记刘国俊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荣誉证书我帮你捎回来了。”胡彦兵赶紧起身冲向室外,走到刘国俊跟前说:“师父,小点儿声,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获奖的事了。”“这是好事儿,我为你高兴,你咋还不好意思了。”刘国俊笑着说,“若不是你工作出色,荣誉咋说来就来。行行出状元,你就是咱濮南作业区的‘状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31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5个部门对全省模范退役军人和模范单位等进行表彰。中原油田井下作业首席技师、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井下作业工高级技师胡彦兵荣获“河南省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这也是中原油田退役军人首次获得此项荣誉。近日,获奖证书发放到位,刘国俊去中心机关办事时帮胡彥兵领回了证书。

不服输的“状元”

胡彦兵天生内向,不善表达,还有着十分倔强的性格。

“红色连队有很多,但‘欧阳海连’只有一个,做‘欧阳海连’的兵,就要扛红旗、争第一。”新兵报到时,连队指导员的话掷地有声。聆听完欧阳海推马救火车的事迹后,胡彦兵年轻的心躁动起来,他向着“扛红旗、争第一”的目标努力,拼命训练,丝毫不知惜力。一年后,在一次高台训练时,他不慎扭伤了左脚,一心要为英雄连争光的他,依然每天带伤坚持训练,直到连队领导发现把他转到炊事班。

经过军队熔炉的锻造,那个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小伙子一下子脱胎换骨。面对大西北冬天的严寒、夏天的蚊虫叮咬,从小被父母呵护在羽翼之下的他,很多次忍着欲滴的眼泪,拨通家里的电话而不出声。

2003年12月,胡彦兵转业分配到原采油六厂,成为一名井下作业工。从小就见作为司机的父亲载着作业工去工作,他打心眼里抗拒这个又脏又累的活儿,经常找理由不上班。一年后,他没有通过初级工考试,看着和自己一起来的同事不但轻松通过考试,还有的主动报名参加了厂里的技术比赛,他的倔强劲儿被激发出来。

“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你对待工作的态度,不会可以学。”师父刘国俊在一旁给他敲着“边鼓”,他在旁人惊诧的目光中报名参加了当年厂里组织的技术比赛,成绩可想而知,当然不好。其实,也有好的结果,那就是他不再嫌弃自己的工作,开始全力投入学习。

很快,他就跨过了初级工的门槛。2007年,他在厂技术比赛中取得双及格成绩,这对他是莫大的鼓舞。2008年,他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埋头苦学,取得了油田井下作业工技术比赛第六名的好成绩,此后,多次获得厂、油田技术比赛第一名,在中石化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中也夺得过金牌。在技术比赛这条道路上,胡彥兵一路前行,一路收获。

不负重托出佳绩

胡彦兵是通过技术比赛成长起来的,有着极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技术。2012年,原采油六厂以他名字命名了“胡彥兵创新工作室”,以激发、带动更多员工的创新创效热情。他知道,这是组织寄予他的厚望。他暗下决心,一定不负重托。

胡彦兵日常有一个习惯,就是干活时喜欢把看到的隐患、用着不顺手的工具问题记在本上。之前,他看到小绞车上的钢丝钩绳容易与方补芯发生摩擦缠绕,为了减少操作人员危险,他用尼龙材质的滚轮依次串在两个绳卡之间,较好地避免了钢丝钩绳缠绕。

受这个小发明的启发,本着真正解决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思路,胡彦兵邀请全大队的技师、高级技师来到创新工作室,他还定期收集全大队“能人”的好点子、金主意。在他的带领下,“胡彦兵创新工作室”担起“三出一形成”的使命,即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成为技术交流的创新孵化基地。截至目前,胡彦兵创新工作室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4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级创新成果2项,油田级创新成果18项,厂处级创新成果65项等,2018年6月,被油田评为“油田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

桃李满园传帮带

“胡大师,你忙不过来,就让我帮你来打理‘创新工作室’的日常事务吧。”宋明明对胡彦兵要求着。

宋明明是胡彦兵的得意弟子。在胡彦兵的指导下, 2017年10月,宋明明摘取了集团公司井下作业工具工职业技能竞赛金牌,被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2021年宋明明参加了全国行业井下作业工职业技能竞赛又取得金牌,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成为中原油田唯一一个井下作业工具工技术工种和井下作业工技术工种的双金牌获得者。

宋明明和胡彦兵并不在同一个基层单位,在参加技术比赛时,宋明明听说了胡彦兵的事迹,之后就慕名拜师,如今,取得成绩的宋明明依然崇拜着师父胡彦兵,爱琢磨的他经常缠着胡彦兵问这问那,也爱给胡彦兵帮忙。

胡彦兵鼓励宋明明的徒弟李囝囡也参加技术比赛。2021年,李囝囡报名参加了全国行业井下作业工职业技能竞赛,虽然参赛成绩不太理想,但是却积累了参赛经验。“胡老师,也经常指导我操作。”李囝囡记得师父宋明明的悉心指导,也记得胡彦兵陪伴他实际操作的点点滴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胡彦兵将培养新人当成了他的使命,他的义务。这几年,胡彦兵把自己编写的竞赛资料送给年轻的作业工,面对面地交流、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了难题,这些勤学的年轻人都尝到了甜头,技能得到了提升。“工匠型人才”再一次走上培养新人的讲台。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